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完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链 两网融合发力资源再利用
详细内容

完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链 两网融合发力资源再利用

中国推行垃圾分类为何遭遇“无疾而终”之痛?专家认为,生活垃圾分类绝非动动手那么简单,还需要从回收、处理到利用的系统配合。至此,《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出台,从鼓励到强制,我国垃圾分类循序渐进,摸索出了一条“两网融合”的道路。

完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链 两网融合发力资源再利用
 
  说起生活垃圾分类,山东青岛的居民王女士深有感触。“一开始,每家每户都发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袋,用来装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可时间一长,大家都没了分类的耐心。后来发现,环卫车运垃圾时,压根儿就是把各类垃圾混在一起。”
 
  对于垃圾分类,不少城市居民都有过类似体验。中国鼓励和试行垃圾分类多年,但似乎总是难逃“烂尾工程”“无疾而终”之痛。有人形容,垃圾分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专家认为,生活垃圾分类绝非动动手那么简单,还需要从回收、处理到利用的系统配合。
 
  日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发布(下称《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从鼓励到强制,这一次,中国对推进垃圾分类动了真格。
 
  循序渐进强制推行
 
  《方案》提出,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46个城市的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及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农贸市场、商铺、商用写字楼等企业负责对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强制分类。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为何从城市开始,并从机关单位、公共场所以及宾馆饭店等入手?有专家认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垃圾分类需要循序渐进。从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主体做突破口,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从而引导居民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
 
  在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维平看来,《方案》的发布适逢其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除了控制碳排放、治理大气污染,中国也在大力解决困扰城乡的垃圾问题,提高全民环境素养。”
 
  回收利用降低成本
 
  《方案》提出,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于今年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其中,必须将有害垃圾作为强制分类的类别之一,再选择确定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强制分类的类别。
 
  针对《方案》,各地正陆续推出相关办法。其中,昆明计划设置“三色垃圾桶”:蓝色用于可回收物、红色用于有害垃圾、绿色用于其他垃圾。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认为,3类垃圾分类收集与国际上先进的国家基本一致,但中国垃圾分类的首要问题是要做好衔接: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有害垃圾分类与危废处理的衔接;易腐或厨余垃圾分类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衔接。
 
  垃圾分类的目的何在?王维平认为,一是便于分别处理,可燃垃圾送焚烧厂、可堆肥的垃圾送堆肥厂、垃圾内的无机物进行填埋等;二是便于分别回收利用,例如制作再生纸、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等,这需要背后的产业支持。通过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最终实现《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垃圾分类同样可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上个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社会成本评估报告》显示,如果实施从收集到运输、焚烧全过程严格分类,实现厨余单独处理、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北京的生活垃圾管理社会成本可从2015年的42.2亿元人民币降至15.3亿元,降低64%。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认为,应坚定地实施强制源头分类政策,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激励污染者减少废弃物产出,同时用资源回收收入弥补垃圾管理社会成本。
 
  计量收费有奖有罚
 
  在北京劲松五区,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拥有一个“绿色账户”。在家里把垃圾分好类后,将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投放到“绿馨回收小屋”中的蓝色和绿色垃圾桶,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后,就可以兑换卫生纸、拉杆包等生活用品。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705065658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seo seo